口述人:侯文升
个人简介:侯文升,1932年出生,尉氏县洧川镇人。焦裕禄任大营区副区长、区长时,他任尉氏县委文书。
2.大营区剿匪反霸试点非常成功
大营区剿匪反霸的试点,开展得非常成功,不仅除掉了大土匪头子黄老三,还充分发动起了群众,为后面的土地改革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紧接着,县委便在尉氏县开展了全面的剿匪反霸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县委机关当时就搬到了尚村,这里是离一线更近的地方。县委书记、县长也都把办公地点搬到了尚村,这里就成了剿匪反霸的最前线。县里面派出工作组,和乡里的武装力量结合,发动起当地的老百姓,把当地无恶不作的朱玉修给剿灭了。
朱玉修虽然不是大土匪,但犯下的罪恶,却是罄竹难书。《尉氏匪患》(尉氏文史资料第六辑)里就收录了黄小女的相关口述资料。据黄小女回忆,尉氏当时流传着一句俗话,“兔子不吃窝边草”,意思是说,土匪们虽然作恶多端,但很少骚扰本村本地的人。拿尉氏县的土匪来说,曹十一、师老七这些名匪大霸,在各自的家乡几乎都没有什么恶迹。但也有一些例外,特别是一些小土匪,专以欺诈、残害本村本地群众为能事。作为曹十一的小爪牙,枣朱庄的朱玉修便是这类人。
朱玉修在枣朱庄强占民女,杀人越货,犯下了累累的罪行。单枣朱庄被他奸污、霸占的妇女就有一百余人。朱玉修略识几个字,每天晚上回到家,都要拿出他的“日记本”,将当天抢来的财物一件件记在日记本上。他“明人不做暗事”,在村外打死了谁家的人,都要亲自跑到这家通知他的家人:“哎,该埋人啦!在西岗哩!”后来,村里人忍无可忍,联合起来捣毁了朱玉修的家。但没过多久,朱玉修仰仗的曹十一,便以搜索“反民”为由,派兵血洗了枣朱庄,杀死村民36口,杀绝6户。
朱玉修后来被县政府判处死刑,枪毙在刑庄村西场上。他死后,群众一拥而上,用刀子在他的尸体上乱戳乱划,让他面目全非。由此可见,当地群众对朱玉修的恨已经深入骨髓。
贾鲁河东地区,枪毙的是一个镇长,叫王道成。他恶事做尽,深受群众痛恨。在县城,枪毙的是尉氏县的土匪头子曹十一,这个叱咤一方的大土匪,也终于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还有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叫要其成,也被人民政府枪毙了。尉氏县南边,还枪毙了两个人,一个叫樊雅斋,一个叫胡亚斋,都是罪有应得的土匪恶霸。
尚村的罗天堂是镇长,苏桂良是在他身边保护他的人。按照当时的势力划分,罗天堂是反革命分子。枪毙了他之后,群众还不解恨,希望能够把苏桂良也枪毙了。按照当时的政策,一般人员不能轻易枪毙,但是群众就是不愿意,对这个苏桂良可谓是深恶痛绝。后来,县里面就组织召开诉苦大会,让老百姓上去诉说苏桂良给他们带来的苦难,去控诉苏桂良的罪恶。最后,县委、区里发现苏桂良恶贯满盈,罪不可赦,非枪毙他不可,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苏桂良枪毙正法了。
这些人的伏法、覆灭,都得益于大营区试点的经验。枪毙黄老三是在1949年上半年,到了下半年,尉氏县广泛地充分地发动群众,全面开展剿匪反霸工作。群众完全发动起来了,推行土地改革的阻力也减少了。单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焦裕禄在大营区剿匪反霸试点的工作在当时的意义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