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连载| 剿匪反霸成标杆③
2024-12-31 16:51 来源: 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

口述人:侯文升

个人简介:侯文升,1932年出生,尉氏县洧川镇人。焦裕禄任大营区副区长、区长时,他任尉氏县委文书。

3.组织群众为前线制作一万两千双鞋子和袜子

焦裕禄很聪明,亮堂得很,清楚得很。他办事讲究方法,当时县里的一些工作,有时会优先放在大营来做,看中的就是焦裕禄的能力。

我和焦裕禄第一次见面,是在1948年冬天。那年冬天,解放军南下渡江,需要一批布鞋和布袜。那时候的布鞋和现在的不一样,是有带儿的,系住了才能走。县委把这项工作交给了焦裕禄,我和县委秘书王勤(音)负责到大营落实这项任务。

大营在尉氏的西部,是沙岗地带,生活水平也不高,经济条件也不好。举个例子,尉氏河东的几个区,都是好地,庄稼也长得好,一亩地能打二三百斤粮食。但是大营的沙地多、好地少,一亩地只能打七八十斤麦子。为啥还选择大营区?在当时,越穷的地方,群众也越容易发动起来,因为穷苦百姓本来就一无所有,他们不会有什么顾虑。但富裕一点的地方,有家底的人有顾虑,这些人就不好被发动。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县委认为焦裕禄工作非常认真,干工作非常扎实,所以把这项任务交给他做,县委也放心。

由于刚解放,各村基本没有群众基础。但焦裕禄的工作方法很好,他本人也很勇敢。他开展工作讲求策略,注重实际,不搞“一刀切”。大营区卢家庄有一个旧社会的保长叫卢兴仁,在当地有势力,也有名望,焦裕禄就让我们与卢兴仁搞好关系,争取以人民政权的新生力量感染他。

当时很多村都没有什么正式干部,即便有干部,也都是叫农会会长。有的刚发动起来一些群众,有的还没有发动起群众,没人愿意干这个活儿。卢兴仁干过地方保长,焦裕禄也了解到,他这个人并不坏,群众也不反对他,也不仇视他,他在卢家村还有一定的威信,这些有利于完成布鞋和布袜的供应工作。

那时候的任务是12000双布鞋和袜子。焦裕禄很讲究从实际出发,并不硬性摊派,而是以卢家村为主,同时号召其他人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

责任编辑:   郑州航空港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