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发布
2024-12-20 17:52 来源: 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

12月20日,《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文史图书出版座谈会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举行。来自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省政协、省社科联、省委政研室、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郑州航空港区等部门近200人参加座谈会,共话焦裕禄精神在郑州航空港的传承与弘扬。座谈会由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书记胡云生主持。


一本图书,讲述焦裕禄鲜为人知的故事

2024年是焦裕禄逝世60周年,由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作委员会倡议,并联合河南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大河网共同成立编纂委员会和口述整理组,抢救挖掘青年焦裕禄在大营的事迹,总结提炼其精神实质,为郑州航空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编纂委员会和口述整理组先后前往河南、海南,采访了青年焦裕禄的战友、同事和干部群众等135位亲历者,历经10个月编撰成《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一书,通过50则亲历、亲见、亲闻者的生动讲述及3位专家访谈,讲述了青年焦裕禄一个个真实感人、生动鲜活的故事,生动还原了青年焦裕禄在大营镇时期鲜为人知的激情岁月和光辉形象。


一段经历,吸引众多嘉宾共话传承与弘扬

      “这本书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讲述了焦裕禄同志在建国初期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张首映说,这段经历的挖掘让焦裕禄的形象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加饱满,为更好地发扬焦裕禄精神提供了丰富内容。

       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李宏伟表示,“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是焦裕禄在大营工作期间的真实写照,焦裕禄在大营的事迹,体现出党性与德行的完美统一,展现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塑造了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应有的精神品质。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庆表示,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系统搜集、抢救、整理焦裕禄同志在大营工作的历史,是焦裕禄精神研究的一大突破。

       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表示,焦裕禄在大营工作两年,是最危险、生活最艰苦、经历最丰富的两年,这两年也是焦裕禄精神锤炼、孕育的两年。《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一书补白了焦裕禄工作轨迹,能够更加清晰了解到焦裕禄在河南的工作生活状态,是深化焦裕禄精神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有一种精神指引着我们,焦裕禄精神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历久弥新的文化宝库。”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会长卢克平说,大营镇作为焦裕禄从政的第一站,挖掘焦裕禄在大营的这段工作经历非常有意义,对于全面理解焦裕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和焦裕禄精神,是河南宝贵的党史资源。”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张守四副主任说,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阐释、广泛宣传焦裕禄精神,同时加强与省内研究机构、有关高校、焦裕禄曾经工作与战斗过的地方的联系,形成合力,为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南工程学院王永恒副校长说,本书的出版,延伸了焦裕禄精神的原生形态,创新了焦裕禄精神的转化形态,找准了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是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具体体现。


【一种精神,引领郑州航空港高质量发展】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当前,郑州航空港正处于“二次创业”“黄金十年”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郑州航空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更大的跨越式发展?

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海涛表示,在郑州航空港“二次创业”“黄金十年”的征程中,大力宣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郑州航空港打造精神高地、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焦裕禄精神,归根究底是真正把精神学好用好,真正把焦裕禄精神传承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今天的新书发布活动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要让焦裕禄精神从书本、从展览馆走向人民群众、走进千家万户。”田海涛说,未来郑州航空港将大力挖掘、赓续、弘扬焦裕禄精神,充分认识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为“黄金十年”“二次创业”贯注强大精神力量,推动航空港区高质量、快速度、超常规发展。

活动最后,现场嘉宾为党政办、组织人事部、党群部等七家单位代表赠书。

责任编辑:   郑州航空港管理员